7月16日至19日,我校2020生物醫學與健康創新人才研修班在“雲端”開班。來自全國16所高校的25名優秀本科生,以精品小班的形式開展研修,參加主題班會、走進導師、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碩博學術交流、研究設計展示與師生雙選等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77779193永利官网、湖北省腫瘤醫院、英國卡迪夫大學的18名教師、4名研究生和4位海外青年學者積極參與,與學員們共同探讨生命健康的奧秘。
青年俊秀 共抒理想
16日晚,在主題班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以PPT展示、全英文演講、視頻秀等多樣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講述自己的學習經曆、興趣方向與人生目标,結識新友,共抒理想,其樂融融。以共同第一作者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發表論文,并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榮獲銀獎的湖北大學吳俣菲同學說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作為一名武漢人,在新冠疫情下也深刻體味到青年人的使命,我願以促進人類健康為目标,投身基礎生物醫學前沿科學問題的研究。”
雲端相聚 走進導師
17日,77779193永利官网常務副院長金安江介紹了學院發展的基本情況,号召大家共同承擔起新時代使命,為人類幸福與健康而奮鬥。董志強、曹罡、豐明乾、李姗、Lipovich、李珊珊、嶽君秋、楊欣博士等分别與學員展開交流。他們從“餓死”癌細胞、神經幹細胞修複腦損傷、生物醫學大數據、免疫治療、腸道菌群與疾病防治、衰老與健康等多個主題闡釋了對生命健康問題的探究。姚帆教授以一場深入人心的談話讓學生們産生共鳴“看到此時朝氣蓬勃的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大家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每一個選擇都至關重要…”談及培養學生,陳振夏教授說道“學生要比自己更加優秀!”活動結束後,來自中國計量大學的季琳凱同學表示:“很開心能和各位老師進行學術上的交流,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對腫瘤,對氧化衰老等方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觸摸前沿 領悟真谛
南湖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于18日上午進行。伯明翰大學的孫俊博士以“帕金森果蠅模型中的神經可塑性及退行性,病理于保護機制的研究”為題,介紹果蠅模型在帕金森疾病中的應用。來自77779193永利官网的黃雅钰同學好奇地問道“為什麼選擇果蠅作為研究模型?而不是更高等的生物呢?”孫俊博士解釋,果蠅中有75%的疾病基因與人類基因同源,并且生物體越簡單,其保留的神經功能越基礎和必不可少,同時果蠅的EMDATA已被全部解析,為進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貝勒醫學院的王雷鳴博士作了“前列腺癌的分子機制和治療靶點”的主題報告,與大家探讨了惡性化腫瘤靶向藥物的篩選。來自匹茲堡大學與赫爾辛基大學的孫釩博士和趙翔博士分别給大家帶來了“通過靶向NF-KB 和STAT3信号通路治療肺癌”與“Par-3與動力蛋白共同調控的神經幹細胞胞内體定向轉運機制”的報告,帶領各位師生走入癌症治療與神經幹細胞的科學世界。前沿的科學研究、龐大的數據支撐和不畏失敗的毅力,使學員們領悟到做科研背後的汗水與堅持。
展示設計 師生互動
19日,學員們迎來了緊張的彙報環節。根據研修班的教學安排,他們結合導師的研究方向,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提出一個科學問題并對其進行研究設計。學院組成2個考核小組,以研究生面試的形式與學員們展開“N對1”的讨論和交流。學員們各展風采,“神經性腦損傷修複”、“病原微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肺癌的靶向治療”、“癌症病人特殊的味道”、“性别偏好性基因的功能”“嗜肺軍團菌N-乙酰轉移酶的結構與功能探究”、“棕色脂肪細胞的秘密”、“花椒的抗腫瘤功能”等一個個研究設計讓大家耳目一新。針對同學們的設計展示,老師們則提出精準的專業問題讓大家思考。湖北省腫瘤醫院的胡勝老師就花椒抗腫瘤問題點評道“臨床上好的治療方法不一定能發好的paper,好的paper不一定有好的臨床效果,花椒在臨床上的具體療效如何體現?”在交流結束後,來自内蒙古大學的李晶晶同學表示,有幸見到這麼多學者,大家一起交流讨論,開闊了視野,看到了自己專業積累上的不足,也找到了下一步發展的方向。

研修班以學員們的分享交流畫上句号。西南大學的張樂源同學感慨道:“經過這幾天的活動,更讓我明白,科研路上,常常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會去堅持,而是堅持過了才會有希望,願我們都能在自己所熱愛的科研道路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