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77779193永利官网是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擁有120餘年辦學曆史,以農科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學校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随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營養與健康已成為時代的重大主題。面對當前全球生命科學布局重心轉向醫學領域的發展形勢和健康中國建設的曆史機遇,學校于2016年做出依托農科和生命科學優勢,在農林高校率先發展生物醫學的戰略部署。201612月,成立生物醫學中心。20194月,舉行第十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生物醫學與健康學科特區,助力建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大學。20195月,成立77779193永利官网(College of Biomedicine and Health,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以下簡稱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張啟發教授擔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湖北省腫瘤醫院院長魏少忠教授擔任學院院長。

依托77779193永利官网生物學、獸醫學等“雙一流”學科,學院堅持“少而精、高起點、國際化”的發展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确立“基因組、精準營養、治未病”三大發展關鍵詞,營養與健康、腫瘤生物學、神經生物學三大學科方向,用創新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重大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高發的挑戰。營養與健康方向,重點包括對個人基因組、基因與營養和健康關系進行精準解讀,完善健康狀況評價參數和檢測項目,構建基于多元信息算法的健康指數,做好食品、營養品、微生物組及生活方式的健康效應研究,制定治未病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對防控效果的評價和方案的優化。腫瘤生物學方向,圍繞結直腸癌、肺癌等高發腫瘤為主要研究對象,從遺傳學、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系統開展發病機理、臨床治療與腫瘤個體化疫苗開發研究。神經生物學方向,圍繞神經損傷病變,融合生物學、獸醫學、水産、信息等學科資源,和醫院臨床資源,開展神經系統疾病發病機理與臨床治療研究。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2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5人、省部級人才項目獲得者17人次,40歲及以下青年教師占比72%,有海外背景教師占比90%。從合作醫院、知名企業聘任兼職教師11人。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37項,各類經費3000餘萬元,在《Nature Genetics》《Molecular Cell》《Neuron》《Science Advance》《Genome Biology等國際主流期刊發表研究論文40餘篇,相關成果受到國際同行廣泛關注。聯合多家單位牽頭實施“治未病”行動計劃,探索“治未病”防治體系和适合中國人群的防慢病健康管理新範式。在黑米健康效應研究、生物人工肝、腫瘤廣譜疫苗、強殺菌能力噬菌體裂解酶開發等方面展現良好的應用前景。學院教師牽頭研發的EB病毒中和抗體疫苗項目在合作企業實現轉化,合同金額4630萬元。

學校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臨床醫學等相關學科領域進入ESI前1%。學院建有神經生物學、腫瘤生物學、免疫生物學等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博士點,在校研究生260人。在生物技術專業(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設有生物醫學方向,在生物工程專業設有生物制藥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70人左右。2024年,牽頭舉辦生物技術(生命健康)輔修專業,面向全校招生,首批招收73人。依托湖北洪山實驗室、作物遺傳改良全國重點實驗室、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平台,建成了從分子、細胞、動物疾病模型到人群隊列的全鍊條生命健康研究學科支撐平台。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支持下,與湖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建湖北省預防醫學研究中心。與湖北省腫瘤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戰略共建關系,與湖北省榮軍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建立醫教合作關系,與英國卡迪夫大學合作培養高層次交叉創新型人才,與康聖環球集團、華大基因公司、邁維代謝、武漢菲沙基因有限公司等醫藥類轉化機構建立了産學研合作關系。是上海交通大學發起的全國全健康聯盟成員單位。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農業大學不僅要為國家糧食安全做貢獻,而且要為人民健康幸福而奮鬥。中華文化傳統智慧倡導“上醫治未病”,張啟發院士提出用現代生命科學治理健康,探索為“治未病”理念賦予新的時代内涵。學院将緊緊圍繞重大慢病和感染性疾病防治,聚焦“基因組、精準營養、治未病”,關口前移,預防為先,努力在服務人民生命健康上開辟新賽道、做出新貢獻。

(數據更新至2025年3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