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7779193永利官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和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培養交叉創新型人才、積累标志性成果與提升學術、社會貢獻度為目标,準确識變,科學應變,講好農業大學的“健康”故事。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建領航作用
1.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和重大決策部署。通過“教授紅講堂”、“三會一課”、支部“三進”等方式,組織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研究生教育、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水平,指導工作實踐。
2.發布實施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研判發展形勢,開展師生研讨,修改完善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并發布實施,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開好局。
3.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和黨員發展工作。按照規範程序把好人才引進師德關,并通過主題教育、思政談話、選樹典範等,引導教師做好學生思想和學業成長引路人。強化青年教師身份認同感,激發報國情懷與奮鬥精神,引導其向黨組織靠攏。
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進交叉創新型人才培養
4.探索線性化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圍繞“生命健康鍊”,依托生命科學英才班,建設生物醫學方向學生本碩博八年制人才培養體系,融通預防、基礎與應用,培養具備利用跨學科知識解決重要健康問題潛能的拔尖創新人才。
5.實施研究生分類培養計劃。推進科教、産教研究生分類培養,以提高知識創新力為重點,培養聚焦生物醫學與健康基礎科學研究的學術型人才;以提升實踐創新能力,推動專業學位課程銜接産業,強化生命健康産業實踐,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6.申報生物醫學科學本科專業。以生物學為基礎,整合食品科學與工程、獸醫學、合作醫院師資資源,建設學科交叉課程體系和實踐條件,申請設置生物醫學科學本科專業。
三、加強内涵建設,提升學科發展水平
7.豐富營養與健康學科内涵。研究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國内外一流學術機構營養與健康學科發展布局,圍繞基礎營養、臨床營養等領域,重點開展營養與腫瘤及衰老、精準營養與代謝病性疾病防治研究,豐富我校營養與健康學科内涵。
8.加快重點人才引進步伐。以學科發展重點為導向精準引才,通過網絡宣傳、國際青年科學家論壇、校友推薦等方式,重點引進營養與健康、神經生物學方向優秀青年人才5-6人,争取引進學科領軍人才1人。與湖北省腫瘤醫院共同培植交叉創新團隊2-3個。
9.優化平台配置與布局。用好國家專項經費推進學院公共科研與教學平台建設,與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規劃建設新大樓公共平台,健全平台管理機制,提升共建共享效益。
四、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提高科技創新貢獻力
10.培植标志性創新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結直腸癌、肺癌等高發癌症和相關代謝性疾病的前沿科學技術問題,加強重點科研項目謀劃和科技攻關,努力産出代表性研究成果。
11.搭建學術研究平台。參與洪山實驗室、人獸共患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謀劃申報營養健康與腫瘤防治省級重點實驗室。舉辦15-20場專題學術報告,2-3場跨學科或全國性學術會議,1-2場高水平國際會議。
12.推進“鄉村振興荊楚行”。協調科教資源,立足區域規劃、食品加工、醫學健康、水産養殖等幾大闆塊,持續推進對仙桃市的定點幫扶,促進校地協同發展。
五、開展對外交流合作,構建合作共赢新局面
13. 提升國際合作效能。建立系統化的選、派、管、回、用機制,保障中英生物醫學與能源工程交叉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可持續運行。推進華農-卡迪夫“健康、衰老與工程聯合實驗室”建設,充實研究人員,明确重點方向,加強學術交流,開設1-2門國際課程。
14.深化校院、校企合作。推進與武漢市肺科醫院在流行病防治、肺結節健康管理中心與結核病菌樣本庫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推動與湖北祥瑞豐紅豆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紅豆杉大健康産學研合作基地的項目落地等。
六、加強學院文化建設,提升學院治理能力
15.充分發揮學院學術委員會和院務委員會的作用,推進學院治理科學化,建設“開放共建、奮發有為、争創一流”的學院文化,為師生和學院發展彙聚力量。
16.健全疫情防控與安全管理工作體系,提高行政團隊管理服務保障能力,完善導師、導師助理、實驗室安全聯絡人責任機制,強化制度執行,确保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入心入行。
17.做好對外宣傳、信息公開、網絡安全、國有資産等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