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聚焦

長江日報:“益生菌能有效預防結直腸癌”

訪問次數:發布日期:2022-12-07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6日訊(記者周劼 通訊員蔣朝常)益生菌能有效預防結直腸癌(CRC)。近日,華中農大生命科學技術學院、77779193永利官网精準營養與代謝團隊陳振夏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生理學雜志》在線發表關于腸道微生物與結直腸癌發生和治療關系的綜述論文,總結了益生菌在結直腸癌治療的作用機制,為腸道微生物在結直腸癌防治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腸道微生物失調加速CRC癌變的途徑:促使結腸上皮細胞發炎,細菌代謝物侵襲人體組織,加速腫瘤細胞增殖。

結直腸癌是全世界範圍内高發病率以及高緻死率的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據統計,在全球範圍内,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3位,病死率居第2位;而且近年來,全球結直腸癌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國内外的研究表明,在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腸道微生物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體腸道是一個營養豐富且功能強大的微生态系統,主要由種類超過1000種、數量超過100萬億個的微生物菌群、上皮細胞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共同構成。其中細菌的數量最龐大,一個健康成人的腸道細菌數大約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

人體腸道就是各種微生物互相競争的舞台,而腸道的健康,就是維持着這個舞台的平衡,益生菌(如雙歧杆菌、乳杆菌等)、緻病菌(如具核梭杆菌、産毒型脆弱拟杆菌、幽門螺旋杆菌等)和特定條件下的緻病菌(如大腸杆菌等)相互制約,扮演着各自的角色,誰也别一家獨大,江湖獨霸。但在慢性腸道感染及人體免疫力低下等情況下,腸道微生物群會發生失調,益生菌群減少,而緻病菌群增加,緻病菌群就從“安靜的鄰居”翻臉變成深入腸道内的“殺手刺客”,據研究,腸道微生物群失調能直接誘導上皮細胞增殖、破壞腸道屏障、幹擾宿主免疫并引起機體炎症反應,從而引發結直腸癌發生。陳振夏課題組歸納總結了腸道微生物失調導緻結直腸癌發生、發展的三種主要途徑:有害微生物在腫瘤微環境的直接緻癌;腸道微生物通過産生代謝物或基因毒素作用于結直腸癌的發展;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激活癌症信号通路,加速結直腸癌發展。腸道菌群失調程度越高,結直腸癌疾病進展速度越快。

益生菌預防CRC發生的作用途徑:a)保持腸道微生物組的完整性;b)恢複受損的黏膜屏障功能;c)抑制腫瘤細胞增殖;d)增強宿主免疫反應;e)對抗氧化應激。

反過來,給腸道添加益生菌,是否就能将“殺手刺客”變“睦鄰好友”,改善腸道微生物失調,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答案是肯定的。從正常腸道黏膜到腸道息肉增生,再到結直腸癌,是一個漫長癌變的過程,而給腸道内添加适當的益生菌,可以有效延緩并拮抗這個過程。陳振夏課題組總結了益生菌在結直腸癌預防和治療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益生菌像一個能團結所有菌群的核心,維持着腸道微生物的平衡,不讓“壞”菌群為非作歹,也恢複着受損的腸道黏膜,幫人體築起防癌的第一道屏障,還促進癌細胞凋亡,增強宿主免疫力以及對抗機體的氧化應激,讓癌細胞的“矛”減弱,人體防護的“盾”加固,實現腸道微生物和人體的和諧相處。

不僅如此,陳振夏課題組還歸納了腸道微生物可以作為結直腸癌篩查和預後的靶向物,預估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指數;同時,益生菌的适當添加可以減緩結直腸癌手術、放療或者化療帶來的痛苦。

據悉,常見的益生菌還包括革蘭氏陽性球菌、酵母菌、丁酸梭菌、益生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等。而生活中常見的益生菌制品則主要以含益生菌的酸奶、酸乳酪、酸豆奶和含多種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劑、膠囊、粉劑等為主。合理選用适當的益生菌,有望延緩特定疾病發生,維持身體健康。陳振夏表示,益生菌的種類很多,某一種益生菌對某一特定疾病能否産生積極作用,還需要更多的醫學和營養學證據,“益生菌能預防結直腸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喝酸奶或服用益生菌藥劑就能抗癌”,對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還是要建立在合理的膳食結構之上。

【編輯:丁翾】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