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慧)4月13日下午,學院青年教師茶話時光第1期活動-師生共同成長的故事在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D座C205會議室舉行。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殷平教授應邀做客,與現場10餘名青年教師分享實驗室建設管理與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心得。活動由陳振夏教授主持。
“師生關系是相互成就的,”殷平分享了他從2013年入職華農以來,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故事。他認為所有成功的科學家一定具有的共同點,就是必須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因此初建實驗室,他給學生們上的第一課便是“論時間投入”,鼓勵大家在研究生階段不負韶華,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标。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後,他逐步引導學生如果高效的完成科研,使時間實現有效投入。當談到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殷平認為有意義的科研産出和負責任的培養學生缺一不可。青年教師要根據學生需求與能力因材施教,為之匹配合适的課題,既不能做事無巨細的“保姆”,也不能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甩手掌櫃”。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是其實驗室一直挂在牆上的兩副字畫,時刻勉勵實驗室師生自覺修養、虛心好學、學思結合。殷平還與大家分享了實驗記錄準則、請假放假制度、研究生畢業答辯程序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他認為規則先行,才能保障實驗室平穩高效的運轉。他鼓勵實驗室師生開展足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奔赴運動場,釋放壓力,增強凝聚力。
會上,教師們就“如何與學生齊步走”“如何引導學生的學術志趣”“怎樣找到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方式”“如何留下優秀的研究生繼續深造”“實驗室不同階段适應的科學研究範式”等問題,與殷平老師開展了熱烈的讨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