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世界公共衛生聯盟全球公共衛生周倡議,4月8日下午,由中華預防醫學會主辦,中國科協聯合國咨商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專委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湖北省預防醫學會共同協辦的世界公共衛生聯盟全球公共衛生周網絡研讨會順利召開。此次會議主題為“運用全健康的系統思維方法:重新思考公共衛生範式”。世界公共衛生聯盟主席Luis Eugenio de Souza,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世界公共衛生聯盟執委梁曉峰,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李全樂等出席會議,中華預防醫學會外聯部副主任伊赫亞主持本次研讨會開幕式,中華預防醫學會全球衛生分會主委、《全健康科學》主編周曉農主持大會主題報告和圓桌論壇環節。
開幕式上,世界公共衛生聯盟主席Luis Eugenio de Souza首先緻辭,祝賀中華預防醫學會成功舉辦此次線上研讨會。他表示,中國有豐富的疫情防控經驗,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中華預防醫學會是世界公共衛生聯盟非常活躍的會員,長期緻力于推動全社會更好地理解公共衛生重要性。Luis Eugenio de Souza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中國為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做出了傑出貢獻。未來,全球也一定會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包括新的傳染病疫情,非傳染性疾病、氣候危機、移民以及糧食安全問題等。全健康的基本原則就是把不同領域整合在一起,充分調動不同部門共同合作,從而實現健康福祉,實現可持續發展。此次網絡研讨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系統性思維和全健康,助力建設更好的衛生系統。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秘書長李全樂在随後的緻辭中向參會的各國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他強調,新冠疫情大流行以強有力的方式印證了踐行全健康概念的重要性。它揭示了人、動物和環境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并且建議所有相關領域開展緊密的合作、溝通和協同,以應對複雜的公共衛生問題。
會上,聯合國糧農組織動物健康高級官員宋俊霞女士介紹全健康在全球層面所取得的成果。她重點介紹了自2021年糧農組織、環境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關于全健康合作的框架内容。瑞士藝術與科學院院長Marcel Tanner教授強調了好的公共衛生框架需要将全健康概念納入其中。系統性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全健康,努力用證據将科學結果傳遞到社會,轉化為政策。喀麥隆山地大學Ernest Tambo教授通過非洲新發人畜共患病控制案例研究成果展示了全健康理念在提升全球衛生水平的卓越成績。在總結埃博拉疫情防控工作時,Tambo教授将成本效益分析更好地納入全健康理念,為完善全健康工作提供了良好借鑒。野生動物保護學會健康項目總裁Chris Walzer博士從野生動物保護的角度介紹了通過野生動物貿易傳播的人畜共患疾病的全健康應對策略。愛丁堡大學Mark E.J.Woolhouse教授深入淺出地就全球抗生素耐藥性研究進行了介紹。世界衛生組織食物安全和動物傳染病技術幹事Jéssica Kayamori Lopes博士就全球健康管理與規範以及全健康在西太區執行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她強調全球和區域層面的全健康工作将重點放在抗生素耐藥性、傳染病、人畜共患病以及野生動物疾病等方面,這對于全健康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世界公共衛生聯盟全球公共衛生周網絡研讨會圓桌論壇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張險峰、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潘安、77779193永利官网常務副院長金安江随後加入讨論環節,就開展全球層面全健康行動的挑戰和機遇以及各國實施全健康策略以提升公共衛生體系能力經驗分享等話題進行交流和研讨,建議加快推進全健康觀念向政策和行動方向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