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9 日下午,我院在農業微生物資源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D座 C109 會議室開展 2025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研讨會。會議邀請到北京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張傳茂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薛婧教授莅臨指導,全院 20 餘名青年教師及博士後參會交流。
會上,薛婧教授結合其自身項目申請的經曆,深入分享了基金申報過程中的要點。她表示,立項依據與科學問題是申請書的“核心”,指出應從宏觀層面清晰闡述研究領域的主要問題,再進一步突出關鍵問題及研究的重要性,使大同行能更快理解項目關鍵。同時,立項依據論述需邏輯嚴謹、逐步深入,結合新的實驗手段與技術,為研究提供有力支撐,避免模闆化、套路化,而導緻的科研邏輯不清晰。她還提醒博士後們要重視研究基礎,尤其是發表文章的質量,這在評審中占有重要比重。
張傳茂教授則從評審角度出發,詳細介紹了基金評審打分邏輯。他指出,申報者應确保基金本子的每一個部分都做到盡善盡美,避免出現 “開天窗” 情況,努力争取每個小項的高分。同時,題目與摘要的撰寫至關重要,簡潔明了、準确傳達核心内容,這是吸引評審者進一步研讀的 “敲門磚”。他還提到,青年教師可借助團隊合作、研究條件展示等方式,進一步充實科研背景,提升本子的競争力。
在互動環節,董志強、姚帆、顔彥、崔少婕、成銳、張紅霞、稅珂、石秀娟、郭敏等參會教師就申報過程中的諸多問題踴躍提問,如立項依據的說服力、代碼選擇、跨領域研究基礎以及人才項目的撰寫要點等。兩位專家一一耐心解答,提供了寶貴的建議與指導。
常務副院長金安江在總結發言中強調了基金工作對學院科研發展的重要性,鼓勵教師們高度重視,早做準備,精心打磨申報材料,提升項目申報質量,力争在2025年基金申報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